。
往常,实际上老李每天进的《香江时报》报纸最多就五十份,有时候只进三四十份。
不过前几天,《香江时报》闹出的新闻,导致他们的报纸销量涨了不少。
正因为如此,老李这才下决心拿了一百份。
没想到却是遇到了这种事情。
幸亏今天其它报纸销量都极好,二十多港元倒是亏得起。
闲来无事的老李,随手拿起一份《香江时报》翻阅起来。
不出所料,今天的《香江时报》依然聚焦于那对情侣被电死后的家属闹事后续新闻,都快成连续剧了,文章中反复提及情侣被电身亡的悲惨事件。
老李匆匆浏览了一遍,便失去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这家报社,已经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身为报亭老板,老李深谙媒体界的门道。
他清楚,当四大报社联手揭露真相时,《香江时报》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至少,在短期内,它的销量会急剧下滑,跌出前十是铁定的了,更糟糕的是,可能会无人问津,几十年积累的口碑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这一切,都是它们咎由自取,是反噬的结果。
与此同时,全香江的各个报摊,基本都发生了类似老李这样的情况。
整个香江,近两千家报摊。
寸土寸金、霓虹闪烁的香江街头,隔不远就会在路边见到一个报纸档。
买报的人递上一元港币,从报贩手中接过当天的报纸,开始阅读生活。
经年累月,报纸档构成了日复一日不可或缺的街头生活风景。一个不起眼的报纸档,往往有几十年的历史,几代市民家庭依靠它维系生计。
四大报社联合起来,报道《香江时报》故意抹黑企业的事情,顿时传遍了整个香江。
街头巷尾、公司办公室、士多店门口等地,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这些无良媒体,果然就喜欢造谣生非,像《香江时报》这种,政府就不应该让他们继续开下去。”
“就是啊,丰泽电器公司是港灯集团旗下子公司吧,如今可是华资企业了,这些媒体不去抹黑英资企业,却专门抹黑华资企业,真的是丧尽天良!”
“我以前还天天订阅《香江时报》呢,以后再也不看他们的报纸了,都是假新闻,我还看它干嘛,还不如买本故事书看。”
“我也是啊,以前买它的频率比买《东方日报》还要高,没想到它居然是这样的报社,太令人失望了。”
“这种,我猜应该是《香江时报》收钱办事了吧,肯定是港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