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书里便是写得很清楚,宁国府的葬队浩浩荡荡,“压地银山”,连北静王这样身份尊贵的郡王都亲自路祭。
来的人身份一个比一个高,四王八公的家族子孙排着队送礼、吊唁,就连宫里的戴权也坐着大轿子,打着伞,敲锣打鼓前来露了个脸。
这排场,放在明清两朝的礼制上,已经是逾制得离谱了。
按规矩,贾珍这种世袭蒙荫的不入八分辅国公,哪里配享受亲王级别的待遇?
光是择准停灵便是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停灵七七四十九天,是官方择期的最长停灵期。
贾珍的死,本来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停灵期的,因为贾家上下在这件事情都感觉太丢人,也不掩饰努力着按高规格的仪式给贾珍治丧的愿望。
哪怕是皇上和太上皇都是为没有抓到真凶而感到惭愧,至于阴阳司官员也便是做了个顺水人情,满足了贾家的心愿,给贾珍定了个最长的停灵期。
王熙凤理丧中有一项安排,安排了二十个人专管本家亲戚的茶饭,他们分成两班轮流接替工作。
他们不是做饭的,而是负责引领、侍候那些来祭奠的本家亲戚吃饭的。
由此可见,宁国府这次摆的是客人随到随吃的流水席,就是想要通过高规格的葬礼向世人证明他们的实力。
至于流水席应该是一天到晚人来不断,才需要有人随时引领、侍候客人吃饭。
四十九天,每天的流水席,厨房从上午到晚上不熄火做饭。
如果按照贾家宁荣二府平常标准计算的话,丧礼的流水席,一天至少就要费上百两银子。
停灵四十九天,总共五六千两银子肯定要的。
至于贾珍本来就是不入八分辅国公的爵位,可以享受一千百两银子的木料做成的棺材,但是贾家却是选择用了更高级的万年不坏的樯木棺木。
所谓的樯木便是出在潢海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叮当如金玉。
这副樯木可是金陵薛家薛蟠作了人情,光工钱就要一千两百两,没要贾家再付什么木料钱。
万年不坏,奢华无比。
接着贾珍的灵堂设在登仙阁,大厅和天香阁也安排了丧仪。
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
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和尚、道士、高僧、高道,加起来三百零七人,分别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