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坛、设道场。
三百零七人,四十九的食宿、超度,银子不会少于四十九天的流水席。
等到漫长的停灵期终于过去了,出殡的时刻终于来了。
天亮后,到了吉时,由六十四名青衣组成的仪仗队来请灵出殡。
出殡仪仗队的青衣,他们中有的人抬棺材,有的抬拿各种执事陈设,有的专门哭丧。
出殡时,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
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先是把贾珍的灵柩运到了铁槛寺,灵柩运到寺里后只做三天的安灵道场。
这三天里,贾家宁荣二府的近亲属在此居住,要钱,直到道场结束。
最后还得把灵柩运回金陵下葬。
如果到了金陵,又要举行一些丧葬仪式的话,那就还得钱。
光是宁国府大老爷贾珍的葬礼费,在宁荣二府所有的重大事项开支中,是仅次于元妃省亲的一笔开支,属于典型的大操大办。
估算一下,十几万两银子肯定是有的,当然这也为接下来贾家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
对于贾珍的死最高兴的可能就属贾蓉了,贾珍的儿子贾蓉,如今并没有官位,只是个黉门监。
因为贾珍和贾蓉妻子秦可卿的特殊关系,让贾蓉对这个父亲可谓是恨透了,心里早就已经对这个畜生不如的父亲没有了感情。
所以对于贾珍的葬礼,贾蓉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一切都是被王熙凤给揽去了,每天只是做个提线木偶一样的任人摆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