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了皇帝,所以便是找了一个由头抄没了贾家,只不过最终看在贾元春的面子上,还是给贾家留下了一线生机。
……
封建时代抄家的“家”,通常指的是家产和家人。
被抄家者的妻子,儿女,家人,牲畜,产业全部被没收入官。
年轻女性,待遇好点的被卖进妓院,差的直接发配军营当军妓,在清朝还会被贬为奴发配边疆。抄家多半是突然袭击,肯定不会事先通知,先将府邸围住,然后家眷全部控制住,挨个搜身避免夹带,接着翻箱倒柜甚至掘地三尺,将值钱的东西全找出来充公,包括房产田地这些不动产。
古代抄家算得上是一种严重的刑罚,但不是主刑,它只是一种附加刑,抄家的力度,除了所犯之罪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开恩的程度。
如果皇帝想要宽容一点,就可能会在谕旨上注明。
古代皇帝下令对官员抄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是惩治贪腐的需要。
其次,就是对一些官员进行严厉的打击,使其不能翻身。
最后就是朝廷缺钱,抄家能够收获大批的钱物,可以及时的补充国库收入。
在这些原因中,大多数还是围绕着钱财发生的。
朝廷缺钱了,就要找理由抄家抄钱,至于罪名,没有罪状也会给你安上。
其次,才是打击犯罪的抄家,这个时候抄家,只是附加的惩罚手段之一,更要紧的是把人办了。
历史上的曹家被抄就属于前者,当时雍正整理全国财政,清理各项亏空,并非专门惩办曹家。
根据满清内务府档案记录,雍正先是派李煦替曹家清理欠款,因为李曹俩家是亲戚,这分明就是给曹家机会弥补。
不料李煦自己也侵吞巨款,因而遭到重谴。
雍正对于曹家的处理,或许是因为看清曹寅的后辈无能,如果听之任之,不但照旧拖欠宫款,而且越来越糟。
不如给他来一个抄家结案,这就有点像现代由法院判决宣告破产,于是债务人便不再有大的负担。
何况雍正对于曹家,还在京城留下一所住宅,在内务府给个主事,应该说雍正对于曹家还是相当照顾的。
皇家对曹家这么照顾,所以作者借书里探春的话来点题,自己家族之所以扶不起来,因为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红楼世界的贾家被抄,被严惩的只有贾赦、贾蓉、贾琏和王熙凤等首犯。
脂砚斋在七十六回批语暗示贾赦结局是死了,死因就与抄家有关,邢夫人姓邢主极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