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被贾赦牵连,王夫人姓王(亡)主流放,贾琏等有职务的也都差不多。
贾家一抄家泥沙俱下,曾经锦衣玉食的王公贵子比普通人还不如。
《好了歌》中说:“昨怜破袄寒”,表明贾府经历了窘困潦倒的抄家后生活。
贾宝玉更是一度沦为了乞丐沿街乞讨。
红楼梦的写作结构是以小见大,作者把怡红院微缩成了一个小型贾府。
所以怡红院里,有像黛玉的晴雯和像宝钗的袭人,有大量小厮丫鬟拌嘴打架生事,和贾府如出一辙。
因此,抄检大观园,就成了贾府被抄的一次预演。
那么怡红院被抄了后是什么情况?
所有人都死了吗?
并没有,被撵出去的只有晴雯、芳官和四儿,相应的贾府抄家时只抓了几个人。
贾宝玉,袭人,麝月,秋纹碧痕等,都还好好的。
抄检大观园作为贾府被抄家的一次预演,原因就是贾府缺钱了,下人又多又不老实,现在正好有个查赌革人的理由,干脆以此为借口,搜罗些证据,拿错撵人,顺便能省笔开支。
贾府被抄的原因,有可能是在甄家被牵扯到某事时,有人趁机告了贾府一状导致被抄家,抄完后,又因为某些原因,朝廷一定程度上放过了贾府。
抄家后众人的结局,书里总体的意思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当然没几个好的。
但虽然早逝的早逝,守寡的守寡,但也没有什么入教坊司、流放宁古塔或者满门抄斩这类最惨的结果出现。
贾府自红楼开篇,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局面,江河日下,只在兴建大观园时,有最后的回光返照。
而贾府败落的根源不在于抄家,是维持表面风光的奢靡销,是子孙不肖家族后继无人,是内部管理混乱贪污腐败淫乱勾结。
当然,如果你认为的“惨”,就一定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话,贾府的下场完全够不上很惨。
事实上直接涉及犯罪的,宁府不算,荣府只有赦政兄弟和王熙凤,贾琏是受妻子连累。
《红楼梦》写的是盛世明君,不可能株连无辜。
赦、政、琏、凤获罪之后,如果贾府有出色的子弟,承担起家族责任,还是能够延续繁荣的。
只是经济崩溃之下,“运筹谋画者无一”,家族失去了凝聚力,只能四分五散“子孙流散”了。
总的来说,抄家不过是贾府败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抄家,贾府也会败落,只是慢一点;有了抄家,贾府也未必没有重新振兴的机会,如果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