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反对吗?!”
“嗯?”
李世民眼睛大亮。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觉得这个喷子也不那么可恶了。
却听他笑着道:“那依太子少师之见,该当如何啊?”
“回陛下,臣觉得,反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在于,改革的方案!”
“魏大人的意思是,先不提出改革,而是先拿出一个正确的方案?”长孙无忌仿佛明白了什么似的,追问道。
魏征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是的!”
“不是,现在的将领统帅士兵,都有很长时间了,兵将分离还有什么意义?”
左仆射萧瑀站出来质疑道:“难道要减少供应吗?兵将分离,难道就不会影响战斗力吗?”
“不不不”
房玄龄闻言,连忙摆手解释道:“这个分离的意思,主要是指平常的训练和战斗分离,我们现在的训练,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大家都差不多,这样的训练,不一定要将军亲自来,但是,领兵打仗,必须得将军来。而我们的将军呢,平时可以只管研究战法,训练士兵,则另有其人。”
说到这里,顿了顿,旋即看了眼沉默不语的李承乾,继续解释道:“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士兵和将军,都可以适应更多,而不是只认一方。”
听到这话,李承乾瞬间就明白了。
难怪李世民要加快推行军队改革,原来是为了集中军权,杜绝将领带兵造反。
毕竟现在的府兵制度,士兵认的是将军,而不是朝廷。
一旦将军有造反之心,他们可以很快调集麾下的军队。
如果采用兵将分离制度,则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却听长孙无忌又道:“如果采用兵将分离制度,军队供应的问题,就需要降低,比如现在的供应,是战时的状况。可现在没有战争,自然不能跟战时一样了。”
“另外!”
侯君集也在这时开口道:“现在的十二卫,以及东宫六率,其实可以不动。把它当作卫士的统管机构。将军们所在的十二卫,包括东宫六大统领,也可以不动。可以作为俸料的寄存机构,同时,十二卫,东宫六率,是将军,统领的晋升序列。各个卫,率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调整补充。”
“嗯,侯将军说的不错!”
李世民非常欣赏的朝侯君集点了点头,感慨道:“战争时期,我们采用了很多措施,制度方面,也有许多的例外,比如大行台,我们就设置过好几个,大总管和总管就更多了。”
“战争结束以后,我们取消了大行台,后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