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取消了总管制度。”
“但是,总管制度取消得其实并不彻底,现在的都督制度,其实保留了很多总管的权力。”
“陛下所言甚是,臣以为,和平时期,这些总管,肯定没有存在的意义。不仅如此,反过来,还造成了众多的问题,比如罗艺,长乐王这样的反叛。”
房玄龄接口道:“因此,臣有一个想法,适当取消都督州。”
“总管制度是典型的战时体制,都督制也是这样。武德年间,是想把几个州多分成几个层次,功劳大的,就可以做都督刺史,可因为有军权,权力太集中了,所以就出现了反叛。”
“取消都督制,没有问题。”
魏征点头道:“地方诸州,即使取消了都督制,也可以根据人口,地位,划分不同的等级,便于官员的牵转。因此,取消都督州并不妨碍地方。”
“可是.”
侯君集沉吟道:“有些地方很重要,保持适当的军事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扬州,益州,如果没有一点军事力量的话,万一出现紧急情况,要从中央调集军队,恐怕有鞭长莫及之虑!”
“另外,边境州,是否可以也做相应的考虑呢?”
长孙无忌插嘴道:“想必大家都清楚,边境,属于动乱频繁之地,如果没有一定的兵力部署,没有适当的威慑,也令人担忧啊!”
“可取消都督州,那当地的士兵怎么办呢?”李世民想起什么似的,冷不防的问道。
“这个.”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却听房玄龄率先开口道:
“回陛下,臣觉得,没必要取消的,我们可以与当地的刺史沟通,成立独立的军事机构,与州刺史平级。有必要取消的,直接将这些士兵安置在地方,分配土地,成为百姓。”
“如果能这样,自然很好。”
李世民深意为然地点了点头,笑道:“朝廷因此可以节约一部分不小的开支。”
“要是照这个方案执行的话,那军队的改革,不就很容易了吗?”侯君集笑着附和道。
“哈哈哈!”
众臣闻言,轰然大笑。
似乎在为他们的新方案感到满意。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承乾,忽地冷笑出声:“是啊!照你们这个方案改革,我大唐不出百余年就亡国了,确实很容易!简直馊易惹!”
哗!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李世民都不禁满脸错愕。
因为他们不知道,百余年后的安史之乱,就是从今天这些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