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以内,当能再开此商道。”
李治感叹道:“五年吗?”
闭目沉思了一会,问道:“你就是用此商道,让两诏主动向朝廷纳税吗?”
张柬之道:“两诏国不识远利,仅凭此无法劝说。臣是用另一个法子,劝他们主动服软。”
“哦,是什么?”
“臣以朝中有大臣提议,裁撤六诏之州县,诱得他们主动纳税。”
李治奇道:“他们不愿裁撤吗?”
张柬之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周边小国臣属大唐,皆是图利,一来不必担心大唐攻打他们,二来也能受大唐庇佑。”
李治点点头。
如果他们不再是大唐属国,便要随时担心大唐打过去,自然寝食难安。
张柬之道:“臣告诉他们,东汉时期,哀牢请求纳为汉之属国,汉朝设永昌郡统辖它。征收盐、布、毡毯、毛织品,换取汉朝庇佑。”
“前代王朝在六诏设郡,是因有利。现今六诏盐、布不上供,珍奇贡物不入朝,戈戟等兵器不充实我朝军队,资财不献给大唐,大唐却要无私庇护你们,世上哪有此理?”
“他们听后,心中惊慌,这才主动提出每年上贡税收,换取大唐庇护。”
李治听了后,也不由开拓思维。
听张柬之这么一说,大唐周边属国臣服,都各怀心思。
他们每年上供,其实便存着用这些贡品,换取大唐庇护。
大唐恪守礼仪,每年也都赐下回礼,有时回礼还重于赠礼。
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让他们感激,反会暗暗揣度,觉得并非他们求着大唐,而是大唐对他们有所求。
两诏敢在鸿胪寺闹事,就说明这点。
李治沉声良久后,说道:“张卿,以后你就去鸿胪寺任少卿吧,南地修路之事,朕会再和户部、工部商议。”
张柬之见自己一番言论,竟直接升了数级,心中大喜,不由感慨李义府那番言论,果有其理。
“臣多谢陛下!”他叩首谢恩,告退离开。
李治在龙椅上又坐着沉思了一会,这才朝寝殿返回。
回到寝殿时,只见武媚娘正坐在屋中等候。
通常来说,武媚娘过来找他,都是酉时之后。其他时间来找,必定是有事而来。
李治走到武媚娘旁边坐下,问:“皇后找朕有事吗?”
武媚娘靠过去,一边帮李治揉捏肩膀,一边说道:“陛下,这几日,后宫可有些人心浮动哦。”李治道:“为何?”
武媚娘眨了眨眼,道:“还不是因陛下要出巡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