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刘邦、项羽在荥阳交战四年,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除河流外,荥阳也有很多名山,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嵩山。
不过严格来说,嵩山位于荥阳南边的嵩阳县,不能算是荥阳的风景。
除山河之外,荥阳还有很多道观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海寺。
据说李世民小时候有眼疾,后在此寺拜佛后,眼疾才被治好,后命尉迟恭修筑此寺,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李治听郑贵妃介绍完后,便在荥阳驻扎几日,先后去鸿沟、大海寺瞧了瞧,后来又爬了嵩山。
五日后,他才下令大队离开荥阳,朝着郑州治所成皋而去。
郑王李元礼原本还琢磨着找个什么理由,不去见皇帝。
儿子李茂的事,让他心灰意冷,回到郑州的这半年,已经不怎么管理政务了,更不愿见皇帝。
不过他很快就不用烦恼了,因为皇帝从成皋绕了过去,径直朝着兖州去了。
兖州境内,有五岳之首的泰山。
李治此时也不得不感慨,他虽不打算来泰山封禅,但还是免不了来上一遭。
这是孙思邈的提议。
在这位药王眼中,泰山山势雄阔,风物繁华,是一处养性的绝佳所在。
而且泰山山脚有一座小山,名为徂徕山,此山虽其貌不扬,却下连地脉,山上有一片温泉。
孙思邈曾游历于此,发觉住在此山附近的人,都身轻体健,寿命高于别处村镇。
一番调查,才发觉是此泉之故。
经常泡温泉,能舒筋活血,令人身轻体健,身体健康,百病退散,故而村民得以高寿。
孙思邈将此泉记录在医书之中,后来才慢慢研究出温泉、针灸、草药相配合的温泉疗法。
李治登过泰山,又在徂徕山泡了三次温泉,每次泡完后,由甄广舟施针,孙思邈施药。
这般治疗三次后,只觉精神似乎又旺健了几分。
巡狩大队继续向北,李治并不入城,也不派人通知州县官员,只派随行官吏去探访民生。
各州县官员并不知道皇帝从境内通过,只有少部分像郑王一样消息灵通之人,才知晓一二。
这些知道皇帝在附近的官员,在未得旨意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见驾。
他们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每日朝辰晚戌,升堂问案,又打发手下官吏尽心办差,与民为善,尽量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
微服探访各州县之事,由上官仪负责。
当李治离开兖州前往齐州时,他拿着一本小册子,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