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让他直接盯着,以免被羽林卫发现。都是委托绿林盗匪去办。办完之后,全部灭口,这样不会有后患。”
鲁王叹道:“你办事总是那么小心翼翼。我想皇帝应该已经过了井陉,现在就看他去不去漠北了。”
韩王听了后,沉默不语。
鲁王又问:“东突厥那边,是不是该派人去了?”
韩王道:“我在入京路上,便已经派了。”
鲁王吃惊道:“不是说好等确定皇帝去了河东,再派人去找突厥人吗?怎么这么急?”
韩王沉声道:“越王在暗中盯着我,我怕入京后再派人去,会被他发现端倪。”
鲁王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忐忑之色,道:“兄长,你说突厥人会答应动手吗?”
韩王道:“只要皇帝去了漠北,我相信温傅会答应。突厥人喜欢冒险,此人又野心勃勃,绝不会放过这种天赐良机!”
鲁王搓了搓手,道:“那就好,只要皇帝死在漠北,长安城那个小太子,就容易对付多了!”
韩王却没有那么乐观。
皇帝就算去了漠北,身边还跟着薛仁贵和一万多护卫,突厥人就算动手,也未必得手。
再者,就算突厥人得手了,也不一定会杀皇帝,而是拿做筹码,与大唐谈判。
最好的情况是,皇帝死于混战之中,不过就算如此,朝中还有皇帝留下的一班大臣。
李勣、程知节、尉迟恭这些人,他都曾尝试拉拢过,却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些老臣安于稳定,肯定会扶持小太子,稳固长安,不会让他轻易上位。
这种种情况都考虑进来的话,他成功的机会,十成中不到一成。
这便是谋夺至尊之位的难处,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能做的已经都做了,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瞧瞧皇帝是否会前往漠北了。
……
李治的巡狩大队出井陉之后,就在阳泉县附近驻扎。
阳泉县古称“漾泉”,从名称便可知,此处泉水极多,很多都是温泉,正是疗养的绝佳所在。
阳泉县还有一处石炭矿,这也是李治重点考察对象,故而进入阳泉县后,他便下旨在太行山脚扎营。
这一日清晨,李治带人去石炭矿探访去了,只带了一名户部的官员随行。
剩下的官员,都聚在一间颇大的营帐内,处理长安送过来的各种奏报。
他们的任务,便是将各种奏报进行梳理,挑选出需呈奏给皇帝的消息。
今日送过来的奏报不多,这让张柬之生出一丝忧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