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快到岁末,皇帝又不在京中,长安城竟呈现一片太平景象,这太不正常了。
这几年来,皇帝推行各种改革措施,触犯了不少人的利益。
皇帝手腕强硬,坐镇长安时,这些人不敢妄动,这可以理解。
如今皇帝已经离京,这些人还如此老实,这就不合常理了。
张柬之考虑事情,喜欢往最坏的一面考虑。
如果这些人的目标不是京中的太子,那么很可能将主意打到皇帝身上。
房遗爱谋反之案距近不到十年,未必不会有胆大狂徒,趁着皇帝不在长安,谋划倾天之变。
国家军队都掌握在一批忠诚的老将手中,还有薛仁贵率领一万军队,随行保护。
故而这些人就算想行刺杀之事,也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思来想去,唯一的隐患便是这些人勾结胡人。
河东道距离突厥人的居住地,已经不远,若是皇帝继续向西……
正考虑到此处时,旁边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张少卿,我们刚才问过了,陛下要下午才回营,我们准备去附近的翠枫山煮酒畅谈,你可要同行?”
张柬之转头一看,说话的是薛元超。
这些官员还真把此次出行,当做郊游了。
“你们自去吧,我还有事。”张柬之沉声道。
薛元超笑道:“何必把自己绷得那么紧?陛下既没有吩咐,我等放松一下,有何不可?”
其实最开始,官员们还都老老实实,本分的处理政务。
后来见皇帝一路上游山访水,遍顾名泉,也都放松心情,享受起这段旅程了。
张柬之没有做声,拿起一份奏章看了起来。
薛元超见此,摇了摇头,与其他人一起离开了。
张柬之等他们走远,才出了营帐。
他先去检查了一下每日的物资消耗账本,又去找尚辇局的随行官员,察看每日龙辇的例行检查账册。
河东道山多地险,若是龙辇车轮松动,在路上失控,很容易造成危险。
张柬之每日都要检查一番,确认尚辇局的官员没有偷懒。
随即,他又命人将工部随行的几名文吏喊了过来,问他们最近河东地动的情况。
河东是全国地动最频繁的地方。
既然来到河东,自然要避免皇帝前往那些曾发生过地动的地方,以免遇到天灾。
正当他与几名文吏们讨论地动时,忽有文吏来报,说上官仪回来了。
张柬之心中一动,放下舆图,离开了营帐,来到上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