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跟大食人打仗,结果打输之后,还想着灭了人家。
王玄策沉声道:“眼下落井下石,攻打吐蕃,有损我大唐声誉,也容易引起昆藏人的反抗!”
李勣瞥了他一眼,道:“王副都护稍安勿躁,老夫只是将眼下情况讲明,让陛下清楚,并未说要攻打吐蕃。”
王玄策不做声了。
李勣接着道:“吐蕃人怕我们趁机吞并他们,故而派使节过来,试图让我们产生愧疚感,再顺势让我们释放禄东赞。”
“倘若我们不答应,他们还会提出一个容易的条件。如此一来,我大唐被他们牵住鼻子,不会再考虑攻打吐蕃了。”
李治点点头。
国家之间,不存在仁义道德,一切应以本国利益为重,才是对本国百姓最大的负责。
所以在面对吐蕃人时,他确实没必要心生愧疚心理。
李治沉声道:“李公以为,他们接下来会提什么条件?”
李勣道:“眼下大食军队已包围信德都城,吐蕃人定会提出,让我大唐出兵相助,若是我们不出兵,他们也会撤退,将信德拱手让给大食人。”
李治目光从众人身上扫了一圈。
“诸卿以为,是否要出兵天竺?”
“臣不支持出兵。”
“臣也一样!”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李勣、尉迟恭、程知节和薛仁贵一致反对。
王玄策嘴唇颤动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臣附议。”
他在天竺待了多年,好几次死在天竺,对这片土地有着一定的感情,原本是希望大唐出兵,顺势占据天竺。
然而,眼瞧其他将领一致反对,他也不好再提出异议。
李治目光看向裴行俭,道:“裴卿,你怎么说。”
裴行俭微笑道:“依臣之见,大食人打到天竺更好。咱们先静观其变,让大食人拉长战线,也许能借此机会,重创大食军队。”
李治点点头,下旨道:“李卿,你负责去与吐蕃使节交涉,就说咱们拒绝释放禄东赞,他若提出让本国出兵,也一并拒绝。”
李勣拱手道:“老臣领命。”
商议完毕后,李治便带着几人,返回正殿,继续饮宴。
李勣派人把吐蕃使节悉若请了过来,带他来到偏殿,代表大唐,拒绝了吐蕃提出释放禄东赞的请求。
悉若脸色涨红,果然又提出让大唐出兵天竺,李勣依然拒绝。
悉若咬牙道:“当初是大唐让我们出兵救援信德,如今我军兵败,信德岌岌可危,大唐难道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