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
李勣道:“并非我大唐不愿出兵,只因当年与大食签了合约,不得插手天竺之事,本国皇帝也很无奈。”
悉若道:“贵国士兵可装扮成吐蕃兵,谁能知晓?”
李勣怫然道:“本国皇帝一言九鼎,怎能做出这种偷偷摸摸的事?”
悉若道:“既然大唐不管了,那我们也不管了。”
李勣淡淡道:“那也由得贵国。”
悉若听到此话后,脸色阵青阵红,怒视着李勣。
李勣坦然与他对视,双眸如湖面一般古井无波。
悉若的怒火,似乎无法对他的精神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
悉若在眼前这位老者的目光中,感受到一丝熟悉,脑海中,猛然想起了禄东赞当年的教诲。
他深吸一口气,满脸怒色忽然消失了,朝李勣一拱手,低声下气的道:“倘若大食攻打我国,还请大唐救援。”
李勣见他如此态度,也微感诧异,道:“我曾听人说,禄东赞长子悉若,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今日一见,倒与传闻有些不符。”
悉若低头不语。
李勣缓缓道:“你且放心,我们不会坐视大食人在天竺为所欲为。”
悉若拱手道:“小使还有一个小小请求。”
李勣道:“你说。”
“能否让小使见家父一面。”
李勣道:“这个条件,我可以答应你。”
悉若道:“多谢。”
李勣与悉若交谈时,正殿内也颇为热闹。
靺鞨、室韦、奚国使节全部出列,向李治请奏,说高句丽又在征募新军,训练士卒,锻造铠甲,显然野心勃勃,已成为辽东地区最大隐患。
他们还把高句丽袭击营州的事拿出来说事,请求大唐带领各国,出兵攻打高句丽。
李治哪还不清楚他们的小心思,只说道:“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几国使节刚退下,新罗太子金法敏又出列请奏。
他先是一番祝贺之词,接着便说道:“皇帝陛下,我新罗自贞观二十二年,便臣服于大唐,年年朝贡,绝无异心。”
“最近,本国国内涌入一群马韩细作,散播谣言,说我新罗要脱离大唐,不再朝贡,这显然是居心叵测之人,想破坏新罗与大唐的关系,还望陛下明察。”
他这番话,是将责任推到百济,说是百济传出谣言,离间两国关系。
道琛大怒,便要出面反驳,却被金燕拉住了。
金燕低声道:“正使放心,大唐皇帝没那么容易被新罗人欺骗。”
道琛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