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朕,可是为百济使节之事?”
张柬之道:“回陛下,臣与戴寺卿,已与百济使节谈妥条件,他们非常感激本国的三千铠甲援助,自愿让咱们的军队,在熊津港驻军。”
李治道:“驻军?”
张柬之道:“是的,陛下,臣以为在熊津港驻军,对将来收复百济,十分关键。”
李治道:“怎讲?”
张柬之道:“陛下请想,百济人对我大唐的了解,全是由百济高层控制。眼下福信需要大唐,自会告诉民众,大唐的好处。然而等福信击败义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又会变一副态度。”
李治点了点头。
百济和新罗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福信掌控百济后,与高句丽联手对抗大唐的可能性很大。
这也是他将金燕安插在福信身边的原因。
张柬之道:“只要我们占据熊津港,便能以此为据点,让百济人有另一个渠道了解大唐。”
李治听出他言外之意,道:“百济如今内乱,国内很多人应该生存艰难吧?”
张柬之微笑道:“正是如此,到时他们愿意来大唐,我们可以用船把他们送到莱州,给他们良籍身份。”
乱世之民不如狗。
在百济活都活不下去,去大唐去纵然是贱籍,起码能吃一口饱饭,更何况是良籍?
张柬之这简直是釜底抽薪,用这种方法,把百济的人口转移到大唐,而且是他们自愿的。
这个时期,人口就是国力,人口多的国家,力量也会强大。
只要百济人纷纷来到大唐,加以善待,便能获得百济民心,将来再将百济划分州县,才能长久。
李治想了想,又道:“在熊津港驻军的话,便有可能遭到义慈和倭国袭击了,你可想过?”
张柬之道:“莱州与熊津港成掎角之势,敌人攻击熊津港,莱州水军能迅速支援,不会有问题。”
李治见他想的很周到,点头道:“好,朕再和几位将军商议一下,若无问题,就准你所奏。你们可以提前准备了。”
两人一齐拱手:“臣领旨。”
出了甘露殿后,戴至德表情略有不安。
“张少卿,咱们是不是面圣太早了,百济那边还没答应,若是福信不同意,陛下这边如何交代?”
张柬之微微一笑:“寺卿放心,我们驻军,对福信也有好处。他眼下可不会考虑那么长远,只关心如何击败义慈!”
正如张柬之预料。
一个月后,道琛派回百济的人回报,扶余福信同意了大唐的要求,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