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这是凭一己之力,拉高了国际钢架啊。”
“没办法,我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郑毅买这些废钢,其实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一战之后,钢铁的价格太便宜了,尤其是美国废钢,国内的钢铁企业在战争年代都不开工,就是这个原因,买的比生产的都便宜。
而中国自然不可能是美国的大客户了,美国废钢最大的客户其实是日本,
即使是中日正式开始全面战争的1937年之后,日本依然是能从美国进口大量废钢来生产武器的。
虽然美国对中日两国一视同仁,谁买他都卖,但就中国的金属加工能力,买来的钢都不舍得回炉,实际上这就是极大的帮助了日本。
日本军工发展得这么快,和美国过剩的大量废钢是脱不开干系的。
这个时期的美国钢铁,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中国钢铁,之前需求好的时候,大家都扩产扩产扩产,
尤其是一战的时候所有人都赚麻了,需求不好的时候那炉子还停不下来,赔钱也得产,
再加上一战结束之后大量淘汰下来的武器废钢,钢铁这玩意在美国搞得,卖一吨钢铁的利润很可能也就几块钱,都不够吃顿饭的。
所以也顾不上那么多,谁买钢他们都卖,有了产业转移的机会,行业内的人哪个不是眼冒绿光。
“那边的那个,是我们华人自己的工厂,泰有机械,这两年里,规模又扩大了不少,里面的员工已经超过三万人了,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一万多的日本人呢。”
麦大帅:“我听说,你们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关系并不好啊。”
郑毅:“技术工人还是宝贵的,日本那个社会很畸形,很有问题的,贫富差距很大,
槟城这边,技术工人的工资已经超过日本东京了,槟城又提供人才补贴,
凡是技术人才,尤其是来自日本的技术人才,是可以享受折扣买房服务的,
我们还有专门的日侨生活区,说真的,日本的技术工人在我这生活,比在东京舒服多了,他们自然乐意来。”
麦大帅:“你……和我认识的其他中国人都有很大的区别,我还以为,你们中国人都是仇日的呢。”
郑毅笑道:“我可不仇日,您是没看见,日本那边的媒体啊,都称我是日本人民的老朋友,我是地地道道的亲日派啊。”
“您看那边,那边就是我和丰田先生合资共同创建的纺织工厂,吸纳了足足八万人就业,尤其是多为女工,这其中更是足有三万多是日本女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