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倒是确实有些媒体对郑毅大量使用日本工人,尤其是区别对待,反而给日本工程师开更高工资的事情意见很大,不乏有骂得极为难听的。
1936年,国内的抗日声音已经很大了,郑毅这种“日本人的朋友”挨骂也很正常。
不过国内很多公知跟傻缺似的,也跟着无知百姓一块骂,这就很烦人了。他妈的他把日本在机械领域的工人都给弄槟城来,这他妈对国内不是好事儿么?
他们不来槟城上班,不就是在东京上班么?
不给自己造机械,不就是在东京造武器么?
自己多用一个日本的技术工人,日本就少用一个技术工人。
他妈的你们这帮公知,除了会嘴上瞎骂之外还有个屁的用啊,老子这才是真抗日呢。
当然,这其实也是对赌,他给这些日本工人开高工资,赌得其实就是他们会把钱留在槟城,将他们老婆孩子都接过来。
如果他们都将钱给汇回去,那这些钱就成日本外汇了,所以这其实赌的是他们在本地钱多还是往家里汇钱多。
这不咔咔的给他们住房优惠,就是为了把他们给套在槟城么。
日本在30年代的社会结构是极其畸形的,上层贵族和商人获利极大,但普通平民,过的其实是狗都不如的日子。
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夏天的时候要在城外种地,冬天的时候要进城打工,出城和入城居然都还要收税,一年所得除去租税往往很难维持全家温饱。
这还是离着东京比较近的百姓,偏远地区的日本农民在日本工作的收入甚至是完全无法生活,青年男女不得不下南洋,乃至在中国打工。
1937年之前,有大量的日本人来中国,主要是山东地区打工,这他妈在郑毅看来简直就是鬼故事。
这也是南洋这边日侨很多的原因。
社会底层生活的极端贫困,其实就是日本人在这个时代全民疯魔的最主要原因,
任何国家当贫富差距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都是一定会爆的,要么自己内爆革命,要么就像日本这样,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
因为在日本,底层民众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而当兵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得打仗。
其实他们的上层但凡舍得从手指缝里稍微露点泔水给底层百姓,这个国家也不会走上那种疯狂,变态,自我毁灭的道路了。
这些日本技工在日本连温饱都不一定能解决,来槟城,自己给他们开高工资,住大房子,每周还给放一天假,管理也比较人性化,至少没人打他们嘴巴子。
如果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