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看一眼。
虽然说起来屈辱,但是上海,在这个时期确实是不止是中国人的上海。
英租界,法租界,公共租界,好多外国人看着呢,而且这些欧美列强的利益都在上海,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打,也逼得他们想装看不见都不行。
自残一万,只为了英美能陪着他损八百,只有英美等列强先损了这八百了,他后续要援助的时候才好要。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一仗如果能打得赢,那就完美了。
虽然,因为某个人的各种微操,战术上确实称得上是垃圾,指挥更是无比混乱,一场战役里光是临阵换帅这种事儿居然能干四次,
前一个统帅被免职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前线的将士都愣是不知道自己这头统帅是谁,各种命令自相矛盾,将中国军队指挥系统层面的问题彻底暴露无遗。
但郑毅仍然觉得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中国军队以一国军队打的第一仗,
大家之前都是互不统属的,第一次磨合,要是就能配合的嘎嘎好,那反而才是见了鬼了呢。
他本人对战术上再怎么吐槽,也不耽误他对这一仗战略上的认可。
既然战略上是对的,而且国军也已经做好了全面抗战的准备,不管是中还是日,三岁小孩都知道两国已是必有一战,那还等什么呢?
非得等人家日本先动手?
就为了这么一点国际观瞻,就为了占理这两个字?
人家先动手,不就代表人家已经准备好了么?
事实?真相?
媒体报道的真相,就是真相。
民众认定的事情,就是事实。
真正到底是谁先动手根本就不重要。
就算事后上海那边有欧美的记者主动给日军澄清,那也都不重要,这顶多只能算这件事的争议,根本翻不了天。
再说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人认定了是中国先动的手。
那又怎么样呢?郑毅现在到底也还挂着中国国籍呢。
你们日本在众目睽睽之下枪杀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最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我打你又有什么毛病么?
什么国际观瞻,再怎么观瞻,这事儿和诺奖之上动手行刺相比,算得了什么?
用一根肋骨就换来战争的先手,换来国军在道德制高点上随意大小便的权力。
值啊。
为什么不值?
所谓的国际舆论,其实也是可以引导的。
而且他也确实是需要一个苦肉计来对日本进行汽油制裁,需要他的合伙人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