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么。
南洋本身的纺织业过于孱弱,除了槟城之外其他地方也没啥工业基础,走高端和走低端到底也还是不同的。
要想发展纺织业,最好也最快的方法,仍然是搬,搬谁?那只能是搬日本了。
毕竟造纺织机,那是何等的费时费力。
丰田利三郎根本就没有拒绝郑毅的条件,很快,南洋这边的新的纺织厂便络绎不绝的开了起来,
他本身是南洋日侨的侨首,而南洋的日侨本来也都是大量从事纺织业的,跟国内的纺织界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快的,在日本国内这样的产业链就出现了:偷旧的纺织机,乃至发电机来卖给南洋进行走私。
甚至比想象中更容易。
虽然只是37年年中,但因为郑毅的存在,开战的本身就有点早,因为进口物资的抬升,他们穷得也更快。
历史上的抵制日货往往都是一阵风,好歹在40年之前,在南洋还是能卖出去一些的。
所谓人穷志短,历史上中国人到底都是穷人,再如何的恨日货,身上就那么一点钱,不买日货就买不起衣服穿,所以却是没什么办法。
而这个时空因为郑毅的缘故,至少在南洋,说抵制就真的是抵制,日货在整个南洋现在都处于严重滞销的,甚至连马来人和印度人买得都不多了。
槟城本身就有混纺,而且南洋华人真的是比历史上要有钱得多的,美国布他们也不是买不起。
正是因为如此,日本的纺织厂的开工率已经不足50%了,大量的机器闲置着,甚至连维护保养都没有,时间长了很多零件都生锈,快要变成废铁了。
而郑毅,却是在用新品的价格,在购买他们二手的,甚至上锈的纺织机。
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一段时间以后,日本政府肯定是发现了这样的走私行径,勃然大怒之后严加管束,甚至还成立了缉私队,可这又哪里能管束得住呢?
日本军方也是有蛀虫的,还是那话,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其他的日本兵团虽然不会像大阪师团那么疯,那么夸张,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大家都在受穷,老婆孩子甚至都开始吃不饱饭了。
这种日本兵是很好收买的,亲自出手干这件事情的又毕竟是丰田利三郎,还有安田集团,这都是日本以前国内的顶级财阀,名声再怎么臭大街,人脉关系总是还在的。
日本的军国主义,大多数时候真就是嘴上能耐,喊得比谁都要忠君爱国,实际上底层烂得一b。
谁不想趁着手上有点小权,多赚点钱,然后带着老婆孩子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