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宝贵时间浪费,在吉打州之外的区域,以赖团长为首,杨少民“辅佐”,以客家人和琼州人为主,在整个马来亚地区都成立的大大小小的“游击中心”,共有四十一个。
马来半岛的地形特点就是多山地,多丛林,深山老林里其实非常的适合打游击。
因为郑毅一开始就是奔着打游击来的,便尽可能的在据点内多囤积了一些粮食,弹药等,据点本身都是在山林里的秘密地区,每个据点也只有十几个人。
一般也就是三家,四家的样子,男人留在据点里随时准备跟日寇拼命,女人和孩子则是早就都已经送到了槟城,并给与了特殊关照。
因为马来半岛上现在也已经没剩多少华人了,大多都是马来人,到时候日本人来了,这些人会不会倒戈,有没有游击战的潜力,谁都不知道。
郑毅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拉拢潜在的抗日分子给日军捣乱,搞破坏,学习太行山地区的根据地。
总之,不让日本人在马来亚的统治能消停下来就行。
只要槟城还在,郑毅也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支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他们补充人手。
至少日子应该会比国内的太行山根据地要好过不少。
别忘了,马来半岛这地方什么都好,就是粮食不能自給。
英据时期,马来亚就必须每年度从暹罗进口稻米,如今日本人过来了,马来半岛的粮食生产一定也会跟着大幅被破坏。
整个马来半岛,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就是吉打,而吉打,如今在郑毅的手里,至少日军要抢下亚罗士打没那么容易。
而且他也已经下令,吉打州,乃至玻璃州的所有稻田提前抢收,后续也不种了。
换言之,郑毅估计,整个马来亚的粮食缺口,将在未来至少两年之内,超过五成。
众所周知,马来人是没什么钱的。
五成的粮食缺口,粮食就会涨价到五成人无论如何也买不起的地步,可是任何地区,一旦真的到了五成人都要饿死的地步,那还统治个屁啊。
当然,日军当然也可以从泰国买米,亦或者是从法属印度运一些稻米过来。
可问题是,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日本人打东南亚,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抢夺稻米,日本国内在等米下锅,华北战场在等米下锅,华中战场在等米下锅,甚至如今连东三省,在马占山重回黑龙江之后,也已经很难为日本提供稳定的稻米来源了。
要知道最近这段时间日军在东南亚虽然进展顺畅,摧枯拉朽,但国内因为美国的无条件的贷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