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和飞行兵直接参战,却是反而扬了起来。
东南亚战争在时间上基本上和国内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是同时发生的,得到了美援的薛岳结结实实地给傲慢的欧美人上了一课,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毕竟本来么,以前中国独立抗日的时候欧美啥感觉都没有,只当这是亚洲的菜鸡互啄。
现在,美英荷澳法的十万联军正在爪哇岛上被日军爆锤,打得信心都崩了,而薛岳却在长沙大发神威。
这对比太强烈了。
欧美人这才意识到,他妈的原来我是菜鸡啊?
为了激励士气,美国和英国也不得不将中国抗战,尤其是这场同时进行中的长沙保卫战大肆宣传,对国内民众宣传:你们看,日本人其实也没啥了不起,他们连中国都打不过
对自己的士兵们宣传:你们看看人家中国人,看看薛岳,再看看你们,身为白种文明人,你们羞不羞愧?丢不丢人?鼓起勇气来跟他们干啊,难道我们比中国军队差么?
自然,英美的援助只会越来越多,滇缅铁路可是还没丢呢。
随着精锐部队往东南亚地带的抽调,国内战场上日军想要打破僵持只会愈发的不可能,日据的半壁江山,依然无法实现对日本的正收益,相反,依然需要日军不断的输血。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真的还能浪费珍贵的粮食,来养活马来半岛的老百姓么?
郑毅咋这么不信呢。
目前的马来半岛上,除了亚罗士打和槟城之外,如今整个马来半岛上的华人已经很少很少了,日本人想像历史上一样转移民族矛盾,根本就不可能。
历史上日本占据马来亚后,是通过挑唆民族矛盾来统治马来亚的,比如伪装成华人去马来人的寺里杀猪,大肆招收马来人当伪军去围剿华人的义勇军之类的。
巫、华两族以前在英据时期虽然也有点矛盾,但顶多是互相看不顺眼的地步,被日本人胡乱一搅,在日本投降之后两族之间差不多已经被搅的不共戴天了。
而这被搅的深层矛盾,其实就是粮食。
马来亚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日本人又不能不吃,那剩下的粮食,自然就是,马来人多吃一口,华人就少吃一口,华人多吃一口,马来人就少吃一口了。
这个时空的马来半岛上,除了亚罗士打之外几乎没华人了。
看你们的矛盾怎么转移。
他还真不信了,日本人是能给马来人粮食,还是马来人能那么贱,饿死了都要给日本人当伪军?
正是基于这个,马来亚无法粮食自给的自然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