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同,中国人是推崇秦皇汉武的,韩国人也是认同朴卡卡的,日本人也是热爱明治的。
然而英国人对克伦威尔大公,苏俄人对慈父,美国人对老罗,法国人对腓力二世,往好了说,至多也就只能混上一个“褒贬不一”的评价。
林肯若不是没得好死也得被骂作暴君。
儒家文化是很难理解英国人为什么会抨击克伦威尔大公的,文化不同,对政治的评价自然也会不同,政客们的做事方法自然也会不同。
中国的政治人物有机会的时候不介意进行一定的牺牲,也要为后世子孙创建一个更好的时代,民众其实也理解这个,大家甚至对‘罪在当代’都有很高的理解度,只要能确定这个事儿是‘利在千秋’就行。
外国人没有这个文化基因啊。
不考虑未来,后代之类的,甘、尼两个人所发起的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确实称得上是最适合当代印度人的斗争方式,至少少死了很多人。
两个“功在当代,罪在千秋”的领导人到底算不算好领导人,那就是大家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了。
很快的,郑毅跟着他来到了他们准备的酒店,到底还是稍稍给英国人留了一些面子的,郑毅都有点害怕这货直接把自己给领市政厅去。
两人又简单的聊了半个多小时,全是没什么营养的废话,很快甘d就下去休息了。
毕竟老头都已经七八十岁了,精力有限,而且他在印度的国民来说其实更多的还是一个精神领袖,也只是精神领袖,真要来点实在的,国大党内真的主事儿的人还是尼的。
待老头走了之后,因为务虚的东西都聊完了,却是也终于开始能聊点实在的了。
“听说郑先生有一门十分了不起的本事,能够仅凭肉眼,就找得到油田,就连那世界第一大油田加瓦尔油田都是您找到的,我们印度,也很缺油啊,您看我们印度,会是个产油国么?”
一边说着,还一边亲手给郑毅倒了一杯看起来有点奇怪的绿色茶饮。
喝起来还怪好喝的。
郑毅:“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地质学上讲,至少不会太盛产吧。”
“是么,那还真是可惜了,郑先生以为,我们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优势么?”
“额……”一时间还真把郑毅给问住了。
尼见状苦笑了一声,却是终于问到正事儿道:“您也看见了,对于我们来说,我相信独立已经是或早或晚的事了,英帝国主义是一定会被我们赶走的,胜利必将属于伟大的印度人民,所以我想知道,如果我们要加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