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呀。”
下一任校长都有了啊。
当天,郑毅就领着这位建雄先生去见了长冈半太郎,和前天刚从南洋赶过来的教育局长王兆松,与他们介绍认识了一番,并叫上日本这边郑毅看得上眼的学者,乃至这边教育部的一些官员,一并去吃了一顿饭。
这一段时间日本的这些大学都被郑毅给抽得差不多了,八所大学都是连老师带学生一并接走上船的,即便是高中和基础教育领域,那些个优秀教师郑毅也统统都要。
郑毅买通了日本教育部那边的官员,让他们帮忙在全日本范围内推荐优秀的高中和中学老师,如福冈县东筑中学、东京第一中学等知名中学的老师更是完完整整的一勺烩,甚至连中学生也给弄去了。
日本教育最强的地方还是在于基础教育,0%的文盲率即使是与欧美国家比也算是一枝独秀。目前,郑毅已经与日本这边的教育部进行了一个合作,南洋的大学将与日本这边进行联动,简单说就是,未来南洋的大学,尤其是新加坡大学和槟城大学都会仍然大规模面向日本中学招生。
而南洋的华人学校,也将进行一个大规模的教育整改,采取双轨制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那些商会自己办的各种私塾,小学,统一去学校学习日本的教育体系,争取与日本教育全面接轨,除了语文暂时仍用原本的四书五经等教材之外,其余课本暂且全部用日本教材翻译成中文使。
毕竟都是东亚人么,国内的现代基础教育本来也是大量借鉴了日本的基础教育体系的,都是六三三四制,也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基础教育的授课学科、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一样的。
郑毅本身因为上辈子也是念着这套学出来的,客观来说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虽然颇有些过于看重基础,但毕竟这种全民教育是比较适合于后发工业国家去追赶,能够最快速度的培养合格的工业人口。
传统的精英教育,也就是英式教育也依然得到保留,新加坡莱福士中学,槟城国际中学,依然继续按照原有的教学,甚至还命人重金去欧洲那边挖英国的法国的乃至德国的老师来进行授课,依旧采取6+5+2模式。
说白了,学习日本的日式教育是给普通人搞的,整体上和后世国人熟悉的应试教育差不多,给了孩子一个出头的机会,6+3九年义务教育念完之后不适合学习的,该工作去工作,少部分可能会上个职业学校之类的。
南盟目前也没必要去普及高中,更别说大学了,高中仍然是高等人才才能上的东西,大学就更全都是人中龙凤了,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