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把未来的事情规划出一个轻重缓急的么。”
郑毅:“…………”
“那什么,要不咱们想想办法,从服务业和公共开支上面减一点开支呢?”
一旁,负责管教育的王兆松轻咳了几声,道:“郑先生,根据之前咱们的规划,咱们在教育上的缺口缺得实在是有些过于厉害了,如果我们连马来人的基础教育也管的话,其他专业都不说,五年之内,我们至少要培养出二十万以上的师范学生,这个钱……不够。”
郑毅:“教育确实是重要啊,是立国之本,民族之本,更是涉及到一个宗教土著世俗化的问题,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而师范,又是教育之本。”
“有钱人家,中产人家的孩子是不会去读师范的,毕竟,读了师范,将来就很有可能会去马来半岛,甚至是乡村地区给那些马来人去教书去了。”
“以后,说不定我们还要去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乃至菲律宾等其他更远的地方去挥洒教育的光芒,这个……还是要补钱。”
“如果是华人下乡执教,要发放足够的津贴,另外最好是通过学费全免,食宿全免,甚至反向给学生们开一点工资的手段,尽可能的吸引有一定文化的马来人来进行学习。”
钱绮雯:“没有钱了啊!你当你印的钱是美元么?永远都不会贬值的?”
王兆松:“钱秘书长你先不要生气,要不我们,将技校,夜校的补贴减少一点?应该也能省出来一点么。”
郑毅:“别,千万别,技校和夜校对于现在的南洋来说,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尤其是夜校,咱们南洋华人的底子薄,自我主政槟城以来,一直靠的都是这种白天上班,晚上上学的拼搏,这种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现在是工业化时代了,尤其是那些仍在陆陆续续往南跑的新客华人,若是没了技校,夜校,他们连基本的谋生手段都难有,该给的补贴是万万不能停的。”
陈嘉庚:“咳咳,咳,确实,咱们现在南盟的钱有点多,尤其是银行负债,确实是有些不堪重负,能不能,想想到底还能从哪省省,开源节流么,要不,咱们卖点什么?”
钱绮雯:“这个主意不错,咱们没钱,那些个老外有钱啊,要不,把新加坡的造船厂卖了吧,我听说最近有个希腊人,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收购造船厂呢。”
郑毅:“卖什么也不能卖船厂啊,非但不能卖,还得加大规模投产。”
钱绮雯:“疯了吧,现在买船比造船划算多了,大量无用的船舰都只能拆了当废铁,欧洲那边没人要的军舰烂在港里都没人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