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没人要咱们要啊,你们不说我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目前,全世界的经济萧条,再加上二战后退役的军舰太多,所以才导致船只便宜,但是用不了多久,全球的经济一定会大有起色的。”
“到那个时候,谁的手里有船,谁的手里船多,谁才是最牛的,这个时候买船,那就是一本万利啊。造船厂的生意不好,那就更应该买来南洋了,别人不要我要啊。”
“再说槟城和新加坡都是海岛城市,莫说以后我们要不要发展海军了,若是连基本的造船能力都没有,这像话么?这不相当于是把命脉交给别人么?”
“所以,这一块的销非但不能减,还要增加才行,去欧洲,把所有能买的造船厂都给买回来,不是说现在军舰跟废铁一个价么?也可以都先买回来。”
“现在的经济不景气,我们的产业重点确实也没放在造船上,造船的成本太大了,那可以将重点放在修船,改造上么,将军舰尽可能的都改成民用船只,勉强先把工人养活住,等待时机,我保证,最多五年,我们还是要建自己的船的。”
没记错的话,好像7、80年代的时候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一些船王的说法,基本上手里有船的资本家在世界各地都是数一数二的首富级富豪。
那个到处收购捡漏的希腊人后来好像还娶了肯总的遗孀。
这个生意他肯定是要做的。
一旁,钱绮雯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脸,而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甚至不止是钱绮雯,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忍不住的有些尴尬了。
也都觉得,郑先生确实是有点过于任性了。
这不就是好大喜功么?
步子迈得大了不怕扯到蛋么?
郑毅也是情不自禁地开始捂脸,揉眼睛。
说实在的,南盟现在无论是财政情况还是社会情况,其实都还挺好的,全世界范围内可能也仅仅次于美国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也没有错,但郑毅这么个法,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脱离实际了。
二战之前的积累,去年在日本的时候就已经干净了还要倒欠,今年为止大额开销全靠财政政策硬撑,说白了就是印钱然后低息贷款。
即使屋里这些人大多都不怎么懂经济学,也知道这么胡搞是一定要出事儿的。
其实不需要穿越者,这个时候,全世界大部分有一定水准的政治家都能看得出眼下的这个战后恢复期对于未来的全球经济来说至关重要。
经济下行时积蓄力量,上升的时候才能爆发力量,这又不是什么多了不得的预判,大家至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