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抢夺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这其实也不太对,至少在早期,犹太人的土地确实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比如大名鼎鼎的罗斯查尔德家族,他们家一家就买了九百多万亩的土地,然后无偿的赠送给了愿意去那地方生活的犹太人。
所谓的,因为觉得犹太人可怜所以阿拉伯人好心收留的这个说法,确实是有点过于扯淡了,阿拉伯人自己都还是殖民地呢。
事实上大英帝国的战后恢复,这笔卖地的钱还是起到了挺关键的作用的。
当然了,阿拉伯人也可以说你买地归买地,没道理直接在买的地上建国啊,那地是你跟英国人买的,也没落我们阿拉伯人手里,这事儿在起源上本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
“我看,这槟城之内还有很多的马来人,马来人,也是信教的吧,你们华人与他们相处得似乎也还算和睦,这些人在槟城,是做仆人的么?”
李孝式:“只能说有些是仆人吧,槟城的工资,确实还是会比其他地方更高一些的,确实有些人还是会愿意来槟城做工的。”
“不过更多的,是已经定居在槟城的槟城马来人了,这些人在市民待遇上和华人没有任何区别,是一视同仁的,大多,都是在抗战期间立下过功勋,或是战士们的遗属。”
“当然,一些高素质,有一定技能,或是为南盟做出过一定贡献的马来人也可以拿到槟城的正式身份,不过老实说,至少目前为止,这些人还很少。”
“郑先生认为,华人本就是文化民族多于血缘民族的,其实只要客观上控制住移民进入的速度,马来人也是可以同化成华人的。”
“而且客观来说,我们到底都是亚洲人,长相模样上,虽说确实是略有差别,但总得来说不算太大。”
梅夫人:“通过控制数量来进行同化么,倒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看起来,你们相处得倒是和谐,对了,怎么很少看到印度人?”
李孝式闻言一时间颇有一点尴尬:“这个么……额……印度人同化起来,还是太难了一些。”
其实严格说起来,郑毅以前对印度人还真是有过同化打算的,甚至对印度人同化的打算还要更早于马来人。
后来他才发现,印度人同化起来确实是有点难,再加上印度人即使是得到了南盟信任的精英阶层,也明显是更愿意去霹雳州和仰光生活工作的。
目前仰光那边,印度人的数量已经比华人都多得多了,印度人被华人同化得不多,反倒是华人在那边被印度人给同化得差不多了。
毕竟华人在印度人那边现在是实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