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取得稍稍领先的技术优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坚信火枪的有效杀伤极限距离就是五十米左右,唯一能进行改善的地方,只能在提高其射速方面。
不过,在1616年,德意志地区纽伦堡的一个名叫戈特的铁匠在研究如何提高火枪装填速度时,为火枪的枪管刻上了两条对称的直膛线(其实,早在16世纪,意大利地区就有了最初版本的线膛枪)。
这个偶然的创造虽然没有达到提高射速的目的,却意外地发现刻上直膛线的火枪有效射程居然突破了80码(73米)。
获得意外之喜得戈特立即为枪管又刻上了四条对称的直膛线,结果试射中火枪的有效射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00码(约91.4米)。
丹麦王国便率先采购了这种刻有膛线的火枪来装备本国军队,这算是世界上第一款有膛线的制式火枪。
不过,这种射程超远且精度高的“戈特式”火枪在丹麦军队中的口碑并不好。
因为,该款火枪的制造成本太高了,而且生产工艺太过于复杂,不便于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
未多久,这款线膛枪便被人们所抛弃,转而又捡起了传统的滑膛枪。
之所以如此,原因并不复杂,这个时期的的枪炮制造主要还是以手工打造为主,而刻膛线这样的工艺对于纯手工业来说实在太复杂了。
而且,此时人们所掌握的度量精度只到0.1英寸(约0.25厘米),毫米的概念还根本未有人提出。
所以在18世纪以前,这个世界并未做好迎接线膛枪时代到来的准备。
虽然,穿越众目前的工业发展状况,制造线膛枪也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关键点,就在于枪管内的膛线刻制过程。
西班牙探索舰队寻来之前,穿越众尚未感受到切实的威胁,认为还能躲在启明岛上继续和平发展若干年,在陆续铸造出二十余门岸防火炮后,也未对线膛枪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将研究方向和大部分工业产能都集中到民用方面,试图生产出足够多的商品,用以换取急需的物资和金银。
铸造一门火炮,或者生产改造一支线膛火枪,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比打制一把斧头要多得多!
然而,半个多月前,西班牙人竟然鬼使神差地摸到了启明岛,还在大鱼港附近海域抓获了数名学习捕鲸的渔民,这顿时震动了整个穿越众。
西班牙人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了。待逃离的西班牙船返回墨西哥,将此间情况上报给殖民当局后,必然会招来西班牙人的征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