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该地区最多的物资依然是白银,以及大量军械。
至于粮食,输入的规模并不大,因为贸易利润太低,商人们不愿浪费宝贵的舱位去运输不怎么“值钱”的粮食。
而东江镇的军头们为了搂钱,自然也无意大规模地经营粮食贸易。
对他们而言,只要麾下兵士能勉强垫饱肚子,使之不会搞出闹饷的乱子,便一切万事大吉,然后开心地将一捆捆皮毛、一支支冬参卖给走私商人,从而换来一锭锭白的银子。
而且,自天启七年(1627年),后金集兵三万大举入侵朝鲜,迫得朝鲜方面断绝与大明的关系。
尽管此战过后,朝鲜仍旧偷摸保持与大明之间的藩属关系,但忌惮于后金的凶残,还是相应减少了对东江镇的粮秣援助,使得东江输入的粮食更为稀少,进一步加剧了辖境内的粮荒,继而推高粮价。
辽东粮贵,近乎十倍于内陆府县,而东江的粮价更甚辽东。
说来也是荒唐可笑,东江镇的粮食供应在近两年里出现小幅增加、粮价也稍稍回落的情况竟然还是新洲人到来之后才发生的。
新洲人为了收拢辽东难民,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两艘满载粮食的福船或者广船抵达苦娘岛,然后又将部分粮食间接输入皮岛、长山岛(今辽宁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等东江镇所辖之地。
同时,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东江镇也非常积极主动地将辖下辽民送至新洲人所控制的哭娘岛,使得这座曾经荒芜的小岛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便聚集了超过五千余嗷嗷待哺的青壮难民。
为了打开局面,也为了拉近与东江镇之间关系,新洲人将交易的粮食价格定得并不高,甚至比辽西地区还要低两成,使得哭娘岛在极短时间里便成为整个辽东地区最大的粮食交易中心。
正是因为哭娘岛拥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在数月前才引得起兵反叛的毛承禄所觊觎,驱兵数千强攻该岛。
十几天前,尚可喜奉总兵黄龙所命,携两万两白银来岛上购粮,却被告知存粮不足,无法为东江镇提供所需粮食需求。
原本以为对方因水师官兵在旅顺与朝廷钦差发生了冲突,而心生恶意故意拒售粮食,但尚可喜在看到岛上数座粮库空空如也的情形后,顿时就熄了心头之火。一个多月前,新洲人的数艘炮船在协助东江水师突袭了登州水城后,便返回哭娘岛,开始进行一年一度的移民行动。
四艘大船在装运了一千七百余移民的同时,还拉走了近六成库存的粮食,往其北瀛岛(即北海道)基地而去。
而此前,因陈有时、毛承禄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