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肆虐辽海,导致正常的粮食贸易运输也中断了数月之久,以至于目前哭娘岛上的粮食储备降低至一个极低的水平。
尚可喜在大失所望之下,就要返回旅顺向黄龙复命,却无意间看到新洲人操练军伍,演习火器阵列,当即被吸引住,遂滞留哭娘岛盘桓未走,观摩新洲人如何治军练兵。
新洲人能将一群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辽东难民训练成拥有相当战力的军队,使其在面对毛承禄数千大军围攻下,不仅力保小岛不失,反而给予叛军重创,必然有其独到的经验和方法。
要知道,关宁军素来被称之为大明强军,同样拥有火炮和火铳之类的火器,而且据守的城池也更为坚固和更为雄骏,但在面对建奴大军的围攻下,要么被打得龟缩不出,要么被建奴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拔除,鲜有胜绩。
尚可喜自问,他若是以数千辽东难民来据守哭娘岛的话,就未必能抵挡住毛承禄的进攻,多半会被对方所击破,落的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在观摩新洲人练兵的这几天来,他发现对方在训练过程中尤重士兵的纪律,以近乎变态的苛刻方法,教导每一名士兵遵从军官的任何指令。
哪怕队伍的前方是悬崖峭壁,是刀山火海,也要让士兵们义无反顾地向前行进,不得有丝毫迟疑和抗拒。
更让尚可喜为之惊愕的是,新洲人竟然会教导各级军官们读书认字!
哭娘岛上的军队规模并不大,人数大概在四百左右,军官也仅三十多名。
但就是这三十多名军官每日在结束一天的训练之后,还要一个时辰的时间进行“文化学习”。
学习的内容有读书认字,阵法讲解,战场推演,军略韬术,以及时局变化,俨然一副培养武状元(明代有武科,但无武科殿试,故仅有武举人,无武进士、状元之名)的模样。
那位被岛上辽民称之为“钟大帅”的新洲人言及,一支军队仿若一棵大树,而各层级的军官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干,需要他们来撑起整个大树的躯干和枝叶。
军官就是军队指挥水平和战斗力的具体表现,对军官的重视和培养,是军队建设和组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军官的培训,就是要提高军队在战场上的指挥能力、对抗能力,使其在掌握更为专业的军事技能前提下,最大限度带动并发挥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打仗,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技术活,除了在战场上依靠生死搏杀慢慢领悟外,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来掌握的。
这位“钟大帅”还对目前大明官军的现状予以了无情地批判,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