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虾夷人辗转从黑龙江流域所获得的一种大明织物。
初代藩主松前庆广在名护屋谒见丰臣秀吉时便是以此作为贡品,据传德川家康也曾亲言希望松前氏能献上一整套用虾夷锦制作的胴服。
此后,该物便成了松前藩向幕府上贡时的必备物品。
然而,松前藩负责贸易的奉行却从虾夷人口中意外地获知,这些虾夷锦并不是来自遥远的黑龙江流域,而是虾夷的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他们获得的铁制工具、五金制品,以及不少陶器、布、粗盐、香料等商品也皆来自那个地方。
闻知此消息后,松前藩上下立即意识到,有一个外来势力可能已经“侵入”了虾夷地。
再联想到此前有数艘渔船在虾夷东部地区失踪,说不定就跟这个外来势力有莫大的关系。
对此,松前藩很是紧张,也很焦虑。
要知道,松前氏虽然被德川幕府定为没有石高的外样大名,但实力其实非常弱小,整个藩内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千多人,辖下的武士更是只有寥寥百余人,远远少于一些本州大藩的数千甚至上万武士的规模。
这点武力压制那些没有几片铁的虾夷人倒是没问题,若是一旦对上拥有强大实力的外来力量,可就不够看了。
所以,出于提前预防的考量,必须想方设法探探对方的底。
若是对松前藩构成重大威胁,说不得要派人前往江户,寻求幕府的支持和援助。
村上扫部左卫门征调了三艘小船,带了三十多名武士和五十多名足轻,在几个虾夷人向导的指引下,沿着海岸线迤逦向东行驶。
在经过三个半岛、两个海湾后,一行船队便来到了虾夷的东南方向,继续寻找那个传闻中的外来势力。
待行至沃川河出海口附近时,不期遇到两艘正在捕鱼的小船。
对方在远远地看到他们后,便立时掉头向海岸边驶去,保持了足够的警惕性。
仅犹豫片刻,村上扫部左卫门下令船队循着那两艘渔船跟了过去。
不管怎样,总要与对方进行一番接触,从而去了解他们是来自何方的势力,于此拓殖经营的目的又是什么。
海岸边有一座简易的木制码头,但没有停泊船只,甚至连刚刚逃至此处的两艘小渔船也不见踪影。
很明显,对方将他们当做了入侵而来的敌人,为了防止船只被夺,要么将所有小船驶入了河道,往上游避去,要么是直接将其都拖上了岸。
既然对方如此谨慎,那么自己也不能托大,贸贸然地靠岸登陆。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