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扫部左卫门命令随行的两艘护卫小船暂时停泊于海上,而他则乘坐一艘小船缓缓地朝那座简易码头靠了上去。
上了岸后,他便带着数名武士径直往远处的堡寨走去。
进抵寨墙外围的壕沟处,守军朝他们的前方位置射了一箭,似乎在警告他们勿要再行靠近。
停下脚步后,村上扫部左卫门命一个武士上前喊话,要求进寨面见他们的领头人。
等了约莫两刻钟,寨子里出来了两人,抬着一块长长的木板,走到壕沟处,然后将木板搭在上面。
迟疑了一下,村上扫部左卫门一挥手,便带着三名武士踏上了木板,越过壕沟,来到那两人面前。
对方没有说话,只是朝他们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跟着他们两人进入寨子。
“你们是朝鲜人吗?”村上扫部左卫门试探性地问道。
其中一人在听到他的发问后,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回应,继续往前走着。
“你们是……明国人?”他不死心地又问一句。
对方仍旧没有回应。
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这两人分明就长着一副东方面孔,没有任何虾夷人的外貌特征,也没有西方夷人的样子,而且身材也明显比他们高大许多,应该就是东方世界的人。因为有幕府黑印状的特许,日本其他诸藩是不允许前来虾夷地的,那么可以将本部(本州岛)藩国大名的势力排除。
而且瞧这两人的神态、穿着和发式,也与他们和人相差甚远,想来不是朝鲜人,就是明国人。
不过,村上扫部左卫门很快便将朝鲜人排除在外了。
在进寨门时,他听到了几名守卫的对话,虽然自己没有完全听懂,但他非常确信,这些人说的不是朝鲜话。
作为一名武士出身的藩政官员,村上扫部左卫门不仅会识文断字,而且还学习了一点朱子学(德川家康时期,朱子学被列为幕府官学),对汉语也是略有涉猎的。
虽然不能写出正经的汉语文章,但简单的一些汉字、浅显的交流还是能勉强应付一点。
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日本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的状态,对武士而言,识字并不是他的义务,他只要向主人效忠,然后操刀子上阵砍人就完事了。
待德川家康最终完成武力一统,遂在整个日本实施偃武修文的政策,武士的重心也就从战争转移到领地内的政务管理上面。
一方面是出于上面维护统治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需要培养才德兼备的行政管理人员,那显然武士读书的意义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