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印第安人这般酗酒,也有新华人的有意无意地纵容和诱惑。
盖因,在诸多商品类别中,烈酒是毛皮贸易中最完美的交易品。
新华所售卖的酒水主要是以土豆为原料酿制,成本相对低廉,而且便于运输。
更重要的是,烈酒本身就是一种快消品,不像小刀、斧头、五金工具等耐用品那般耐用,而且印第安人对酒精几乎没什么自制力,需求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还有一点就是,印第安人喝了酒后,本来就不怎么灵光的脑子会变得更为“浆糊”,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华人的交易价格。
不过呢,摆脱不了新华人提供的酒水也好,舍不得他们售卖的其他稀罕物什也罢,这终究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不至于会激化印第安人和新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购买力不足的话,大不了降低一下自己的物质欲望,或者多付出一些自己的劳动力,争取赚得更多的金钱,从而来满足个人的需求。
双方之间真正的问题所在就是,新华人试图要“解放”所有的印第安人,想将他们从部落的羁绊中剥离出来,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他们希望印第安人可以自由地接受雇佣,去新华人的城寨或者屯殖点去工作,不论是伐木,还是开荒种地,亦或去矿场里挖矿,用他们的劳动换取报酬,而不是依如过去的传统,人身依附于部落,受部落酋长或者祭祀的控制。
这对于部落的“统治阶层”而言,无异于在变相地挖掘他们的根基。
若是部落中的印第安人都跑到新华人的地盘上,通过自己的劳动,便能轻松的养活自己及家人,不再需要部落的救济,也不再需要部落的庇护,那么作为部落的统治者,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传统部落的解体,原始集体制度的崩溃,就意味着他们这些部落酋长或祭祀的身份的消亡,最终转变成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
更让他们愤怒的是,随着新华人数量的增多,对自然资源和土地的争夺和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三年前,新华人刚刚来到这里时,他们将主要精力皆放在挖矿和开荒的事务上面,占用的土地皆为“无主”的荒地,尚未侵犯到印第安部落的“合法领地”。
而且,为了减少纷争,新华人还主动施予周边印第安部落若干粮食、盐巴以及酒水,作为“购买”所占用土地的代价。可如今,新华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他们在不断占用新的土地和资源时,也是愈发无所顾忌。
他们宣称,这里所有的土地皆置于新华统治之下,任何未开发的土地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