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石块儿,规整的青石板等等全都需要,而且需求量非常大。站在船舷边,顺流直下的船速非常快。
郑国辉看着山谷里的土著苦役犯分成100人一队,在两三名看守的看押下,正在修筑道路桥梁,显得非常辛苦。
他的神色中满是安慰,这才是使用当地土著的最正确方式。
按照郑国辉制定的标准
一级城乡道路26米宽,二级城乡道路18米宽,三级城乡道路12米宽,四级城乡道路7米宽,道路两侧必须要栽种行道树,设置排水沟,设立石质里程碑,这是“等级道路四要素”。
哈姆达山谷里修筑的道路,就是三级城乡道路,要修12米宽,道路两旁栽种行道树。
难点就是那几座山梁,高的有570多米,矮的也有320多米,恐怕只能按照4级道路修建盘山路,3级的标准达不到了。
但只要平直宽阔的道路修建好,从达沃至哈姆达山谷120余公里的道路,马车一天就能抵达。
回想这次出征近20天时间,大小战斗数十起,除了杀戮还是杀戮,这样的战斗对郑国辉没有挑战性。
久而久之,也有些厌烦了。
好在彻底平定了达沃北部地区,从此彻底置于掌控之中,那种油然升起的征服感还是让他飘飘欲仙。
船舶顺流而下,河面上冰凉的风儿吹拂着发丝。
郑国辉看向两岸的目光深邃威严,身上的王霸之气渐渐在累积,气质不知不觉的改变,发生了他所不知道的蜕变。
货船靠上达沃城码头,已临近傍晚时分。
郑国辉率领剩下的400余兵卒先后下船,仅有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剩下的营帐辎重等物,都留在了塔古姆镇,铁锁寨,哈姆达山谷中,成为军用储备物资。
这400余兵卒中,亲兵队就占据了200人,还有百余人的夜不收队和一些军官和骨干骑兵,当真是精简的不能再精简。
这也不奇怪
等到此间事了,郑国辉率众返程时,身边只会有亲卫队一干人等,数量不会超过150人。
下南洋的漫漫旅途耗费不少,他可不会带着人来回坐船玩,随军南下的2000兵卒最终都要落户在这里,原本就是计划中的事情。
回到市政厅
迎来的是巧月,巧星,钱筱月,苏眉娘这四个贴身的俏丫鬟,看来这些日子滋养的不错,都是光彩照人的水嫩模样。
见到将军大人风尘仆仆的返回,神色间又黑瘦了些,几个俏丫鬟不由得红了眼圈。
“愣着干什么?还不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