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股权,由华裔为主的海内外投资人持有,虽然当前收益不高,可胜在稳定长久,呈现持续上扬的曲线。
以太平洋工程公司为经营主体,楚国政府与英,法,德,美,西,俄,意,荷,奥匈帝国等欧美国家,在马尼拉举行的“巴拿马运河”国际会议上,签署了民用船只和军用船只自由通行的条例。
这种上门送钱的好事,肯定不能向外推。
至于真正战争来临时,是否能够自由无障碍的通行巴拿马船闸,那还不是楚国的一句话。即便楚国一方真的撕毁了条约,那又能奈我何?
实力强大的列强就是这么有底气,人口众多是楚国的底气,截止到1864年底:
美国总人口为7121万,英国人口3864万,法国人口3489万。德国人口5227万,沙俄总人口10600余万。
楚国是多少呢?
楚国总人口达到9377.53万,人口总量仅次于沙俄,拥有雄厚的人口资源。
且华人比例高达93.79%,剩下的是东印度群岛土著,夏威夷,中美洲白人原住民及少量欧美白人移民,商人和学者,是同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族群。
大部分人都会一些国文普通话,能够应付日常交流,很多二代,三代江淮官话说的非常溜,饮食,信仰与生活习惯与华人无异。
这是楚王郑国辉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对海外殖民地同化的非常彻底,加里曼丹岛,夏威夷,中美洲,东非和巴塔哥尼亚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当地华裔人口总量全都超过90%以上。
在楚国,被征服的异族土著不允许拥有独立身份,不允许拥有田地和房屋等固定资产,只能附庸于华人农庄和种植园,或者矿场劳作,获取仅供糊口的微薄收入。
在本土五岛
被奴役的原东印度群岛土著已经不多了,全加起来也就十几万,基本聚集在矿山和一些偏远的筑路队中,且年龄普遍偏大。
最终的归宿,业已为时不远了。
在刚果河总督府辖下,大约还有270多万到300万左右的黑人土著居民,都没有纳入人口统计数字。其中八成以上都是黑人妇女,年长黑人男丁所剩无几。
这是因为男性黑人土著被分配了更为艰苦劳累的工作,环境更恶劣,平均寿命自然长不了。
能够度过20余年被奴役的生活,至今依然健在,基本上都是三十几岁以上的老黑奴,四十多岁的比比皆是。
差不多再有十来年时间,继续健在的也就是十之一二罢了。
到那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