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年底,楚王郑国辉在御书房里翻阅着关于欧洲市场石油战争的奏报,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丝喜意。
不出所料,尚未成长起来的美国石油产业被冲的七零八落,那真是哀鸿遍野,破产的原油生产商和投资者遍地都是,拖累纽约股市大半年都没有恢复原本的景气。
原油产量大幅消减,重创了美油生产商的信心。
楚国王室资本趁机低价吸纳德州的大片荒野土地,通过企业兼并等手段,拿到了不少破产的美国石油生产商开发权和所有剩余资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得到的德州大片荒野就让他继续荒着,兼并的破产石油生产商就让他继续苦苦的捱日子,既不注入新的资金,也不增加生产能力,反而对人员和设备进行大幅削减。
所拥有的权益,仅剩下石油开采,运输和仓储的资质而已,这在别的美国石油生产商眼中一钱不值。
很多人认为这些欧洲公司疯了,这还不得亏个底儿掉。
实际上
欧洲原油市场价格已经回暖,从徘徊在22银元的低价,不知不觉已经回升到24.6银元,上涨了2.5银元之多。
这个价格,距离石油战争开打时的29.6银元,也就差了5银元,却生生的压死了美油投资热潮,侵占了大量美油市场。
别看涨这一点不起眼,若是放到每月2000余万桶进口规模来看,那就是增长了5000万银洋的纯利润,可谓大赚特赚。
至于在美国丢下的几千万投资,只不过是一个月多赚的利润罢了。
半年时间下来,楚国多赚了2亿左右银洋,稳住了以欧洲为主的世界石油市场,是真正的大赢家。
斯里巴加湾油田大幅度扩产,折合到每桶原油的成本进一步下降,约合每桶7.85银元,出口到欧洲到岸完税的成本不超过15.5银洋,每桶可以净赚九银洋。
在这个时空的美国石油产业,遭到楚国强力狙击,围剿,完全没有发展起来。
西太平洋的市场就别说了,完全被楚国石油独占,即便是欧洲籍邮船,也无法万里迢迢的将美油运送过来。
太平洋航线上根本就没有远洋石油运输船,既不经济,也不划算。
德克萨斯的原油得通过美国太平洋铁路线,将原油输送到旧金山和洛杉矶这些西海岸港口城市,这本身就是一大笔运输费用。
再加上万里迢迢的海运费用,楚国掌控的太平洋航线上各个岛屿高的出奇的杂费,办事拖沓,各种的挑毛病,让各国的运输船舶望而却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