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的简略流程是有可能被挑刺的。兵部、兵科以及都察院内负责会勘人头的御史,都能上疏对此提出异议。至于最后要不要处理,怎么处理,那就是皇帝的事情了。
皇帝陛下既有可能回一句“知道了”然后把事情按下,也有降下敕谕申饬负责验功的各级文官不按流程办事,并派出专员到地方重新验核,还有可能写下朱批申饬提出异议的人没事找事。因为存在最后一种可能,所以只要报送到京的各类材料本身没有问题,事后将领也不上疏抗议,那么兵部、兵科以及都察院也不太会找碴。除非有党争因素掺和进去。
“多谢袁巡抚告知,”陆文昭满脸疑惑,“但是她为什么会去威宁营?”陆文昭完全想不到丁白缨怎么会和这个凉州来的大将能扯上关系。
袁应泰似乎明白了陆文昭的疑惑,于是猜测道:“有可能是同名同姓的其他人。辽东地方有好几个丁家屯,姓丁的将领也不少。就比如和这个‘丁白缨’同文报功的丁修,他是威宁营总兵标下的队官,破寨的首功也是给他报的。”
“报功文书上写得很清楚。深入敌后接近贼巢的路线,发起进攻之前的侦查,进攻时的战术布画,以及破寨之后的撤退路线,都是这个叫丁修的人在做。这个‘丁白缨’只是斩将。所以我想,这个叫‘丁白缨’的人,有可能是这个丁修的同乡,乃至他的子侄。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原来如此。”陆文昭点点头,觉得袁应泰的话确实有道理。前些年他还抓了一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贼。
“不管是不是重名,万全起见,”熊廷弼顺嘴就把差事派给袁应泰,“巡抚衙门这边也还是向威宁营那边发一道照会吧。万一是呢。”
“呵呵,我遵您老的命。”袁应泰知道熊廷弼这又是犯懒使唤自己了,但也只是轻笑着揶揄了一下,并不拒绝。
“那在下就有劳二位大人了。”陆文昭又向熊、袁二人一一鞠躬道谢。
“不妨事儿,别搞得这么生分,大来和我老熊很好相与的。”熊廷弼下意识地想拍拍这年轻人的肩膀,但他的大手刚挥出去,就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手里还攥着那块宝贝怀表。
“走吧,走吧,”熊廷弼又看了一下手里的怀表,对三人说道:“时候也不早了,先去吃饭,别让大家等急了。”
“听飞白兄的意思,受邀过来的不止马公公一个?”袁可立跟上去问道。
“当然不会只有马公公一个人了,虽然比不得那个通天的差事,但怎么也是新任的三品兵备参政嘛。怎么也该见见面,认识认识才是。”熊廷弼开始喜欢袁可立了,说起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