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他们听老校长介绍着学校的概况。
走进大门,右边是个高台,再上边是花园,有楼台,池塘,左边一排密植的侧柏树,其中还夹杂三两个人才能围得过来的桉树,有十多丈多高,树皮斑斑驳驳,仿佛见证着建校以来的沧桑岁月。再往里走,两边是密植的迎春花,底部杂草里躲着几朵碎花。这条路一直通向东门,把右边分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把左边分成教师职工和食堂服务区。再往里走,右边有一块篮球场,左边是个足球场,跑道铺着一层黑沙,绕着足球场画了一个椭圆圈,足球场上长着不像绿化的野草,绿绿地铺在地上,有几块不长草的红土裸露出来,像人头上长了斑秃。斜坡右边有三条路通往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大楼。教学区和学生住宿区是一片逐渐向上的斜坡,相对的教职工区也是一片逐渐向上的斜坡地。总之,卫校是在一个山坳里,学校建设是新老结合,有40年代的瓦房,也有80年代末期的钢筋水泥房子。道路包括周围的环境十分干净,没有辜负东谷卫生学校的“卫生”两个字。
王学十被安排在一栋两层楼的瓦房里,他住在二层,上楼是一宽大的木楼梯,同时能容下三个人同时上去。房间内除了墙之外全都是木床、木地板,王学十住在同学不想住的高处的上铺,这些住宿条件比初中是高档许多了。
老校长打开档案,:“根据你的志愿专业,定向招生,你是读检验专业,班主任是申老师,我带你去认识一下。”王治山,“老校长学校有没有中医专业?”
老校长是:“有的。”
王治山:“我想申请帮他改成中医专业。”
老校长解释:“对不住了,王同志,他的专业是定向招生,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是县医院和防疫站的专业,国家定向培养的干部,我是无法也不可以改,我改不了。教育厅和学校没有分配的地方,县城不接受的,请你谅解。”
王治山:“那就读吧,不论啥专业,只要有个铁饭碗端着就可以了。”
老校长:“走吧,我把你王学十送到班级去,赶紧跟上同学们一起学习,别辜负家长和老师对你的期望,你安排在检验28班。”
父亲王治山在宿舍里整理王学十的床铺,王学十跟着老校长来到检验28班,班主任申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老校长轻轻推开教室门叫到:“申老师停一下,我给你送个同学来。”
“好的,校长。”申老师30多岁的样子,中等微胖的个子,国字脸,略带圆头,一头卷毛,额头突出,普通的鼻子,双眼皮子那副眼珠子,从来都不太严肃,不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