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点,太史慈和赵云都觉得如今军中的战力恐怕只有往日的五成,如果有三个月的时间,当可以恢复到七成,半年之内,可以恢复到八、九成。
眼下是十一月了,天气开始转冷,听北方情报,袁绍军也在整军备战,拣选精锐,汰除老弱,整理军械,调配物资。
情报中提到,袁绍欲大拣全军,拣选二十万精锐,号为河北军,同时命令河北铁管营日夜不息,打造兵器甲械,以备南下勤王。
以目前的情报来看,袁绍年内是不可能出兵的了,最早恐怕也得越过年关,明年开春之后才会动兵。况且即便出兵,也有曹操顶在前面,短时间里绝无可能冲到江淮的。
与袁绍相对应的,曹操据说也在整军,欲拣选精锐,号为河南军,不过规模就小多了,听说只能编练六到八万人。
不过可以预料,这六到八万人必定是野战之师,决战使用的精锐王牌。
这个时空中的曹操地盘的确要小了许多,可在钱粮收入、以及战略态势上,却是远胜原时空之中。
原先的时候,曹操居于中原腹地,北边是大敌袁绍,南面是袁绍的铁杆盟友刘表,东面是听宣不听调,态度暧昧的徐州藩镇臧霸,西面更是马腾、韩遂等西凉贼寇。唯一明面上的盟友江东孙策,成天想的却是长途奔袭,偷袭许昌。
怎一个惨字了得。
可现在,除了北边袁绍的威胁依旧外,其他方向上却无疑要好上太多了。
南面荆州直接白得了南阳盆地,只需数千人即可镇抚地方,袁绍的死党刘表也被刘封赶入朝中。
至于原来那个成天想着偷袭自己的盟友也换成了信誉良好的刘备,双方还约定了攻守同盟,同时,东面、南面也都是刘备的地盘,不需要过多驻防,无疑大大减轻了曹操的军事压力,使得他在兵力的集中上,也远远胜过原时空中。
这才有了曹操拣选全军,编制精锐的事情。
如此算来,摧锋、挽澜二军时间充裕,最少也有半年可以休整。
另外,从这二军中抽调出的一万五千人,可俱是百战精锐,可建第三军之基础,只需补充五千荆州降兵,即可成军。
第三军虽然不可能再像摧锋、挽澜二军那样拥有两个骑兵营,甚至连一个骑兵营都建不起,但还是可以组建一个以步兵为核心的精锐合成野战军,训练整合的时间也差不多只需要半年。
另外,刘封也久思过,十万大军屯于寿春,有些过于浪费了。
于是,他以一种商量的口气询问起陈登、太史慈、赵云等人:“如今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