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面试的是一位年轻的英国服务员,名叫莉莉。她穿着得体,面容清秀,眼神灵动。莉莉有些羞涩地站起来,声音轻柔但清晰地说道:“您好,我是莉莉。
我之前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餐厅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我善于观察顾客的需求,并且能够以热情周到的态度为他们服务。
我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顾客都很有兴趣去了解,我知道在服务过程中尊重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努力学习中法餐饮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她说话时,脸颊微微泛红,眼神不时地看向地面,但又很快抬起头来与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还有一位具有中法餐饮背景的专业人士,名叫李华。他身着整洁的衬衫,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李华不紧不慢地站起来,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各位面试官,我叫李华。我在中国和法国都学习过烹饪艺术,对中法两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我曾在巴黎的一家中法融合餐厅工作,参与了许多创新菜品的研发。
我相信我能够将中法餐饮的精髓与英国的饮食文化相结合,为饭店开发出更多受欢迎的菜品。同时,我也能够在团队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饭店的发展。”他说话时,表情镇定自若,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专业。
经过多轮严格的面试和综合评估,王建业和他的团队最终确定了录用名单。
录用的员工包括像詹姆斯这样经验丰富的英国本地厨师,他们熟悉当地食材的特性和英国顾客的口味偏好;
热情周到的英国服务员如莉莉,她们能够以亲切的态度和专业的服务赢得顾客的好感;还有像李华这样具有中法餐饮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为饭店带来了中法美食的独特技艺和创新理念。
在培训期间,饭店专门安排了一系列全面而系统的课程,除了基本的服务规范和菜品制作培训外,还着重设置了跨文化交流课程,让他们深入了解中法英三国的饮食文化差异与共同点,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为顾客服务。
在服务规范培训的课堂上,培训导师站在教室前方,手中拿着一份详细的培训手册,表情严肃而认真地讲解道:“各位同事,在为英国顾客服务时,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大家牢记。
英国顾客非常注重礼仪和隐私,所以我们在服务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于亲近或唐突。例如,当为顾客点餐时,我们要站在离餐桌合适的位置,微微弯腰,用礼貌用语询问顾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