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原本兵源就是一个大问题的清军来说,失去了这些老兵,不仅意味着大军的实力大打折扣,还意味着国本动摇。
而朱慈烺则全然不同,他的军队体系现在已经建立,在丢掉了北方的负担之后,南方诸省的资源,足够他整训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这也使得他训练新兵,提升大军整体战斗力的时间,会远远超出各方的预料。
.
在“分水岭大战”获胜的七日后,刚刚回到南阳城外的中军大营不到五日,朱慈烺便收到了华北,川北,江北各地锦衣卫和军队哨骑传回的消息。
多尔衮将岳乐调入河南的操作,在朱慈烺的提前部署下,已经使得整个陕甘的局势,产生了满清意想不到的反应。
孟乔芳迅速调整了部署,一方面调集了西安等地最后留守的驻防八旗兵,加强汉中的守备力量和对川北方向的防御,另一方面,他只能让原本驻守陇西,防范丁国栋的大军撤回,以确保西安城的安全。
这个时候,孟乔芳对于陈福,高一功为首的川北明军,除了防御,根本毫无防范,他现在正是四面楚歌的时候。
而且,不要说是现在这个时候,在没有合适的战机,又没有当地土司的支持的情况下,冒险翻越崇山峻岭,去进攻川北北,都是十分不明智的举动,甚至根本就是自寻死路。这一点,孟乔芳这个主政陕西多年的总督,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崇山峻岭,因为单单是大军行进途中最基本的粮草供应,就难以解决。
当然,孟乔芳在和吴国贵等人在深入交流过之后,根本不任务明军有北上攻取汉中的能力,特别是明军攻取保宁城之后,便暂停了军事行动。
要知道,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旦暂停,短时间内明军将难以继续北伐。
毕竟,打仗可是一套复杂的体系,不是说打就能打的,粮草,民夫,还有运输辎重所需的牲畜,都需要时间和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
而保宁城内的明军在孟乔芳看来,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如果陈福和高一功还没有准备充足,就直接来攻,孟乔芳相信自己当前在汉中的部署,就能抵挡。
而若是对方要准备充足,恐怕就得等到明年,甚至更加久远的时候了。
于是乎,当朱慈烺收到了孟乔芳在西安,汉中等地的部署情报,特别是多尔衮根本不管陕西,直接会师南下的时候,心中异常振奋。
他知道,这一定是孟乔芳上当了,多尔衮也中了他的计策。
如今,朱慈烺在南阳,已经成为了清廷最大的威胁,而清军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