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船小而灵活,能迅速扑灭敌方可能引发的火灾,确保明军战舰的安全。
如今,整个水路已被明军封锁,清军的突围计划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朱慈烺并未掉以轻心,清军在面临绝境时,必会爆发出最后的顽强抵抗。
尤其是八旗兵,他们是清军的精锐,无论平时作战还是此刻的绝境,他们的战斗力都不可小觑。
朱慈烺安排张名振的水师严阵以待,准备应对清军在水路上的任何突袭与反击。
在朱慈烺的鼎力支持下,明军水师的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来自洞庭湖、鄱阳湖一带的优秀水手,成为了水师的核心骨干。
他们在水战经验上极为老练,尤其是张名振麾下的精锐水军,曾经在海上纵横数年,屡次参与水战,无论是水上操控还是协同作战,皆技艺精湛。
清军在面对这支水师时,恐怕根本没有想到他们如此强大,远超出最初的预期。
相较之下,清军在水师的建设上可谓一败涂地。
自入关以来,清军在水上作战一直处于弱势,沧州城内那支所谓的清军水师,实际上不过是临时拼凑的残兵。
而且,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苏拜,根本不是一名熟悉水战的将领。水战对他而言,其实也十分陌生。
苏拜的军旅生涯始自努尔哈赤时代,作为一名资历深厚的老将,他二十年前便被皇太极提拔为巴牙喇甲喇章京,成为清军中的骨干力量。
此后,苏拜几乎参加了满清入关后的每一场关键战役,追随多铎、阿济格等亲王征战四方,尤其是在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面前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拜曾亲历满清崛起的辉煌时期,那段时间,满清铁骑势如破竹,似乎整个天下尽在掌握之中。
然而,短短数年后,他也目睹了满清王朝的急剧衰退。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短短五年间,清军的军力从巅峰直坠谷底,特别是面对南方明军的崛起,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曾经不堪一击的南方明军,如今却成长为一支强悍的战斗力量。
这种转变之迅速与彻底,令清廷上下始料未及,苏拜也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曾经的明军如此孱弱,怎么会在短短几年内重新振作,并且培养出一支野战军队,足以与满清铁骑抗衡?
更令人震惊的是,明帝在这短时间内竟然组织起十几万的精锐大军,其战斗力远超当初的明军。
清廷尚未找到这个答案时,满清的统治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